品文化古都 赏山水之丽
(记者任科)安阳,简称殷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,位于河南省最北部,西倚太行山脉,东连华北平原。也是我国甲骨文最早发现地,《周易》的发源地。“洹水安阳名不虚,三千年前是帝都。中原文化殷创始,观此胜于读古书。”这是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对安阳的由衷赞誉。
揭古老文字之谜 观千年帝都之貌
殷墟——古称“北蒙”,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,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、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,由殷墟王陵遗址、殷墟宫殿宗庙遗址、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。
在20世纪初,殷墟因发掘出大量都城建筑遗址、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闻名于世,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,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。被评为20世纪中国“100项重大考古发现”之首。

中国文字博物馆——是一所以“文字”为主题,兼具与文字相关的文物保护、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三大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博物馆,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座以文字为主要“藏品”的国家级博物馆。
该馆共入藏文物4123件,其中一级文物305件,涉及甲骨文、金文、简牍和帛书、汉字发展史、汉字书法史、少数民族文字、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,是展示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
马氏庄园——是清代广东巡抚马丕瑶的府第,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,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,分三区六路,22个院落,每路分四个庭院,九道大门,俗称“九门相照”,被学者称为“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”,同时也是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。
整座庄园经百年沧桑,古朴典雅,雄浑庄重;副副楹联,饱含生活哲理;帧帧书画,含义深刻精湛;刘邓大军在此地,运筹帷幄在庄园 ,素有“中原第一大宅”之称。

探索玄学著作 学习大将风范
羑里城——是一处蕴含丰富的龙山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,3000年前纣王关押周文王姬昌7年之处,是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,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文化发祥地。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名扬海内外,“划地为牢”、“文王拘而演周易”历史典故均源自于此。

岳飞庙——又名精忠庙,后也称“宋岳忠武王庙”,是后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、中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而建的祠庙。外廓呈长方形,布局严谨、建筑精湛、殿堂雄伟、亭廊秀丽、古柏参天、碑碣林立。
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军事统帅,夹击金军,收复失地,体恤百姓,以身作则。号称“冻死不拆屋,饿死不俘虏。”岳飞不仅是战无不胜的将军,更是一名挥毫泼墨的文臣,一首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脍炙人口,慷慨激昂,道出心中满腔热血,颇有大将之风。

感天动地民族魂 百变巍巍太行山
红旗渠——20世纪60年代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,历时近十年,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,被人称之为“人工天河”。
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.6公里,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,架设151座渡槽,开凿211个隧洞,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,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。据计算,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,宽3米的墙,可纵贯祖国南北,绕行北京,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。

太行山大峡谷——位于河南省西北部。境内断崖高起,群峰峥嵘,阳刚劲露,台壁交错,苍溪水湍,流瀑四挂、峰、恋、台、壁、峡、瀑、嶂、泉、姿态万千,是“北雄风光”的典型代表,号称“百里画廊”。
这里有绿浪滔天的林海,刀削斧劈的悬崖,千姿百态的山石,如练似银的瀑布,碧波荡漾的深潭,雄奇壮丽的庙宇,引人入胜的溶洞,心驰神往的传说。景点有实有虚,有明有暗,有光有色,有奇有险,鬼斧神工,使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,相映生辉。
